拼音:Kuai
郡望:襄陽郡
名人:蒯通,蒯祥,蒯光典
勝跡:缺
文獻:蒯氏族譜
歷史:商代有諸侯國蒯國(今河南洛陽市西的蒯鄉),居于此的國人多以國名為姓,稱為蒯氏。春秋時期,晉國大夫得,被封地于蒯(同上),他的子孫就一封邑名為姓,也稱為蒯氏。同樣,衛國衛莊公名為蒯聵,他的子孫就取其名的一字為姓氏,稱為蒯氏。漢時,河南出現了名為蒯鄉的地方(今河南省洛陽市西郊澗水東岸),當時的居民都以蒯為姓氏。
補充資料:
姓氏起源:
關于蒯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:
商代時有蒯國(在今河南洛陽市西的蒯鄉)。國人后來以國名為姓,稱為蒯姓。
周穆王時有蒯伯棨。春秋時期,晉國有大夫名得,受封于蒯?
出自春秋時期的衛國,是衛靈公之子衛莊公的后代。衛莊公名叫蒯聵,他當太子的時候,曾經想刺殺靈公的夫人南子,失敗后出奔晉國,后回衛國,被良夫、孔悝立為衛君。后為晉軍所破,被殺。蒯聵的后代子孫以祖上的名字命姓,稱蒯姓。
聚集地:
堂號
"輔國堂":南宋時蒯恩官拜龍驤將軍。他膽力過人,伐廣固,斬徐道復,襲金陵、伐蜀、討司馬休之,戰功累累,封新寧縣男。武帝北伐時,留他在京保衛太子,命朝士與他相交。他更加謙虛謹慎,對待部下官兵寬厚仁愛。歷官輔國將軍,淮陵太守。
歷史名人:
蒯 祥:明代營繕。官至工部侍郎,食俸一品。自永樂至天順,舉凡內殿陵寢,都是他營繕的。他能用兩支手各握一支筆畫龍,合在一起象一條龍一樣。皇帝每每稱他為"蒯魯班"。
漢代有官吏蒯撤、名士蒯通,唐代有詩人蒯希逸,宋代有進士蒯憩,明代有建筑師蒯祥。
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,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,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,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,您現在查詢的是蒯姓來源,蒯姓起源,蒯氏的由來。
喜蜜滋算命小貼示:蒯姓的來源在線查詢服務僅供參考,相關內容來自中華傳統民俗的一些測算方法,並非科學研究成果,按此操作後果自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