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Baili
郡望:百里郡
名人:百里視,百里嵩
勝跡:缺
文獻:缺
歷史:源自姬姓。周武王封周太王的次子為虞候在虞(今山西省陸縣)。春秋時,他的后人中出了個名奚的人。家貧,曾出游諸國。曾至齊,遭棄用,又至周,仍不為用。后歸虞,官為大夫,以佐君主。后虞被晉所滅,奚就成為奴隸,因秦穆公向晉求親,奚也作為隨嫁品送往秦國。奚不忍其辱,故中途逃去了楚。復為楚國奴役,秦穆公得之,當時他正招賢納惠,就用五張羊皮贖回奚(后世稱奚為五羊大夫)。秦穆公與他討論之后,發現其果為賢才,封為大夫。奚感知遇之恩,力扶秦,使秦成為舉足輕重的霸國之一。后世敬其德,就沿用他的出生地,虞國百里,為姓氏。通志氏族略載:秦大夫百里奚之后,其先虞人,家于百里,因氏焉。
補充資料:
姓氏起源:
出自姬姓,以封地為姓。周朝時,有姬姓虞國人,入秦后,授予百里作采邑,其后代子孫就以封地名為姓,稱百里氏。
以人名為姓,是春秋時秦國大夫百里奚的后代。周初,周武王封周太王古公亶父的二兒子虞仲的子孫在虞國(在今山西平陸縣北)。春秋時,虞仲有個后人叫奚,因住在百里鄉,又稱百里奚,他在虞國任大夫。公元前655年,虞國被晉國所滅,百里奚和虞君都當了晉國的俘虜,成了奴隸。這時,秦穆公向晉獻公求親,晉獻公就把女兒嫁給他,同時把百里奚也作為陪嫁的奴仆之一送往秦國。百里奚不甘心做奴隸,就在半路上逃跑了,可不久又被楚人捉去,成了楚國的奴隸。秦穆公是個有雄心壯志的國君,一直在收羅人才,他聽說百里奚是個有才干的人之后,決心把他追回來。他怕用重金去贖會引起楚國對百里奚的重視,就按照當時奴隸的身價,用五張羊皮把他作為逃奴贖回來秦穆公同百里奚交談后,對他大加贊賞,封他為大夫。百里奚的后代子孫就以他的名字命姓,稱百里氏。
聚集地:
暫無
歷史名人:
百里嵩:漢代徐州刺史。相傳,當時天旱,百里嵩行仗所過之處,便有雨水降下,號刺史雨。
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,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,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,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,您現在查詢的是百里姓來源,百里姓起源,百里氏的由來。
喜蜜滋算命小貼示:百里姓的來源在線查詢服務僅供參考,相關內容來自中華傳統民俗的一些測算方法,並非科學研究成果,按此操作後果自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