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Zong
郡望:京兆郡
名人:宗炳,宗澤,宗臣
勝跡:缺
文獻:官林宗氏續修譜
歷史:宗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宗姓出自子姓。春秋時,宋襄公母弟敖的孫子字伯宗,受封于宗國(今安徽舒城縣東南),其后代以宗為己姓。另有一說,是起源上古周朝時候的一種叫作太宗的官職。太宗也叫宗伯,是幫助周天子掌管宗室一事的官員,主要負責舉行禮典時禮儀、音樂、服裝、隊列等事務。是很重要的官職。周朝時候有世襲的宗伯,其后代就以官職為姓,世代姓宗。宗姓由于是來源于官職“宗伯”,形成以后,也有人用宗伯這個復姓的,但后來地都漸漸演化為單姓宗。在古代,宗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東。
補充資料:
姓氏起源:
四岳之后,以職官命氏。四岳,堯時官名,司掌四時、方岳。四岳的后代,在周朝時,有人為宗伯官,掌握邦國祭祀典禮之職。也稱太宗、上宗,相當于后來的禮部尚書。太宗伯,輔佐天子管宗室之事,為六卿之首。周代有世襲宗伯者,其子孫以祖上官職命姓,稱為宗氏。
出自子姓,以祖字為姓。春秋時,宋襄公母弟敖在魯國作官,其孫宗伯被三郤所害,宗伯之子州犁逃到了楚國,他的小兒子連,遷居于南陽,便以祖父之字為姓,也稱宗氏。
春秋時有偃姓宗國(在今安徽舒城東南),宗子的后代也稱宗氏。
聚集地:
"忠簡堂":宋朝時抗金名將宗澤,文武全才,抗金戰爭中屢戰皆捷。金人呼為"宗爺爺"。他前后向朝廷奏本要求回京收復失地,被奸臣壓抑,未達到目的,憂憤而死。臨終時,還三呼"渡河"(指渡過黃河收復失地),謚忠簡。
歷史名人:
宗 澤: 宋代抗金名將。靖康元年任河北義兵都督總管,用岳飛為將,屢敗金軍。
宗無鼎:清代書畫家。嗜梅花,堂有西梅一株,時人謂之宗郎梅。擅畫山水,工詩。有《芙蓉新柳堂集》。
宗 臣:明代稽勛員外郎。嘉靖進士。文章與李樊龍、王世貞相切磨,為嘉靖七子之一。
春秋時齊國有大夫宗樓,三國時蜀漢有鎮軍大將軍宗預,南朝齊有藝術家宗測,梁有尚書宗夬,唐朝有宰相宗楚客.
每個中國人都有自己的姓氏,同一個祖先繁衍的後代稱為宗族,姓氏與人名一起構成了一個人的姓名,姓氏是表示一個人的家族血緣關係的標誌和符號,您現在查詢的是宗姓來源,宗姓起源,宗氏的由來。
喜蜜滋算命小貼示:宗姓的來源在線查詢服務僅供參考,相關內容來自中華傳統民俗的一些測算方法,並非科學研究成果,按此操作後果自負!